顯示包含「Project Move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Project Move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18年8月26日星期日
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四章:心細手巧

話說Macbook拯救大行動雖然已經大結局,小弟始終有感想不吐不快,其實應該話係提醒及建議。首先,文章所述係小弟所處場景個別獨特情況,所有操作仍根據小弟個人經驗及價值取向決定,純屬分享,不可一概而論,小弟亦無意鼓勵C兄仿效!

對大部分Macbook用家而言,都不適宜自行嚐試拆解機體,特別係基於安全及保養考慮,對內部電池(有損壞更要小心),底板拆解及安裝,如果處理或操作不當,可能會使情況更惡化,甚至發生意外危害人身安全!

畢竟"拆機"對個人心態及技巧上都有一定要求: 膽大,心細,手巧。Macbook算係比較精巧器件,並唔適合新手試玩"拆機"。小弟自小已經喜歡拆拆裝裝,即使對自己信心爆棚,夠膽大嚐試,但得膽大係唔夠既,仍要心細分析部署,再以手巧執行。講就容易,其實係積累咗好多年成功與失敗既經驗,然後可以趨吉避凶,有條不紊走向成功,要成就任何事,幾時都需要呢幾個條件!

一輪廢話之後,最有建設性既提議係: 首先評估壞機係咪有得整/ 值得整,如果係否定,買過部全新既算啦,再依"四電一腦"法例要求,環保回收處置咗件舊機!就算真係有得整(個人既觀點係,將HDD換成SSD,係最值得考慮既部分),付出合理價錢搵專業人士搞掂,唔使自己拆裝,慳時慳力!除非好似小弟咁,有信心,有能力,最重要係有時間過手癮,視之為休息娛樂!


後記

Macbook重生後運作咗差唔多一星期,基本功能良好,只係個Trackpad仍然有不穩定現象。小弟覺得已經唔係積塵問題,可能係之前Trackpad上既電池發脹,影響咗其中元件。小弟原本想以外置滑鼠取代,不過咁就失去咗慳桌面位置原意。最終更換一個全新Trackpad,維持Macbook一貫形態及可攜性。



拯救ThinkPad

救完Macbook又救ThinkPad?! 唔好誤會,小弟唔係靠救機揾食,只係小弟週身刀,張張刀都有番咁上下,可以算係個通材。小弟呢部舊ThinkPad SL500,已過保養,官方支援亦已經停止。當年係pre-installed Windows Vista,之後小弟升級上Windows 7,行咗5年之後又係死咗電池同炒HDD,與Macbook有類似通病,已經無法boot機。小弟知道ThinkPad既情況係無咁惡劣,換咗電池同HDD,再重裝Windows就可以重生,無發現有散熱問題,亦無需拆離內部底板大清塵。

問題係ThinkPad值唔值得拯救?!上網爬文知道有人成功裝上Windows 10之後,就覺得值得拯救。咁當然唔會抱大期望重生之後要佢做粗重工作,只係要求上網,電郵及用Office做到一般文書處理。

同樣投入咗大約$1,000改換咗3個部件,分別係換上新既環保電池,HDD換成120GB SSD,為咗進一步提升效果,再將原來2GB RAM升級去到4GB。雖然ThinkPad上既Core2 Duo處理器相對落後,更換部件之後整體上應該可以完全達到小弟預期要求,暢順運行Windows + Office!




相關文章
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一章:重見天日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二章:除塵散熱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三章:浴火重生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四章:心細手巧

2018年8月22日星期三
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三章:浴火重生

Macbook拯救大行動來到大結局既一章,係多次未能重裝OSX背景下,小弟決定為Macbook做一次硬件偵測,不過diag并未發現任何硬件錯誤。咁問題出現係咩地方!?小弟開始向Firmware方面考慮,畢竟小弟既Macbook已經係2011出廠,網上揾料之後,確定Firmware一早已經過時,而且已知現有版本係有類似起動問題,咁小弟就決定要先更新Boot EFI及SMC Firmware。可惜死機後,小弟自已係做唔到Firmware更新既。

第四步最終開咗個Apple Care case要求升級MacBook Firmware及重裝OSX。去咗最近小弟住處一間Apple Care中心,個服務員聽小弟講咗一分鐘,就接咗小弟部Macbook上佢地部server,跟住Macbook自己行咗成個鐘,自動boot埋機5-6次,就入到OSX,而且係最新版既macOS High Sierra。成個過程非常流暢,今次Apple Care服務快而準(咁當然同時係因為小弟巳經事先完全了解掌握Macbook既情況直接清𥇦表達到服務要求),感覺舒服而且Pro,真係要讚吓!雖然已經無保養,Apple Care服務費用係$0!小弟部Macbook幾經波拆後,浴火重生!係Macbook重入OSX既一刻小弟不能自控咁要拍吓呢個畫面! 


第五步終極散熱優化,整得返部Macbook,就要小心照顧佢,希望最少用多3幾年。特別係散熱問題,因對使用壽命有關鍵影響。Macbook就咁平放檯面空氣對流唔好,用一陣機底已經好慶熟。小弟用咗兩排共14個鋁質小型散熱片,用導熱膠紙貼好係機底後半段部分,一來大幅度提升機身表面散熱面積,二來將機身升高增加機底空間,改善機底空氣對流!貼咗散熱片之後,機底溫度就控制係和暖既程度,Macbook睇落仲更型仔,真係有姿勢又實際!


第六步零浪費,原來死咗既500GB HDD,行咗disk fix之後,小弟幫佢加咗個平靚正透明醒目外置USB case,就用得番,用來做data backup!


呢部2011年版Macbook,小弟前後用咗大約$1,000換電池SSD及加裝散熱片,2個man days裝拆及清潔。救返部市值$10,000以上既Macbook(15" display + i7 CPU + 8GB RAM + 120GB SSD),今時今日都唔失禮,亦係當初小弟評估,認為值得投放銀両同精神拯救既原因,証明小弟英明判斷。

Macbook行返之後覺得好爽,新既一樣,仲好過原本,好有成功感,環保亦同時少咗一件電子垃圾!


相關文章
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一章:重見天日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二章:除塵散熱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三章:浴火重生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四章:心細手巧
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二章:除塵散熱

話說小弟部封塵Macbook經過第一步換電池及第二步換SSD之後,就嚐試開機希望可以先裝番OSX上去,睇吓效果。本來以為電池重新運作,Macbook用disk util又認到隻SSD,可以重新間partition及erase,就搞掂。可借小弟發覺去到最後一刻重裝OSX時,Macbook就話OSX原碼有錯誤,無法繼續。小弟用盡方法經internet recovery,或外置USB啟動OSX installer,三番四次結果都係一樣。

好明顯,真係好有問題,因為連個錯誤報告本身都係錯既,OSX原碼有錯機會機乎係零。係嚐試重裝OSX期間,Macbook亦運行得非常唔穩定,不時鎖機需要強制熄機!另一方面,開機十幾分鐘,機底已經有不尋常赤熱感,睇來有機會係積塵,散熱不良,甚至更嚴重係底板出事!

只靠換電池及SSD拯救Macbook既期望幻滅,小弟只能繼續進行充滿風險既第三步,除塵及改善散熱。小弟好小心好細心咁,驚死整斷插座線頭,用咗大半個鐘,慢慢將散熱風扇及底板分離機殼,用軟刷及風筒除塵。又將底板上既T字形散熱板移開,抹走原來乾涸咗既散熱膏,再重新刷上新鮮潤滑既。成個拆裝清潔底板及刷膏過程用咗大半日時間,總算係乾乾淨淨,機身內部煥然一新!

經過一番努力之後,小弟以充滿期待既心情,重新再嚐試裝OSX,可惜Macbook又再一次使小弟失望,繼續話係OSX原碼錯誤!不過努力過總算係有些微成續,操作不穩定不時鎖機情況已經消失,小弟亦確定咗機身內既散熱風扇有運作,機底發熱情況有改善,但仍然熱得太快,散熱效果唔理想。

拯救Macbook過程一波三折,咁小弟做咗咩最終使Macbook重生?!下一章就係大結果,驚喜不斷,不容錯過!先出d圖刺激吓C兄眼球!




相關文章
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一章:重見天日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二章:除塵散熱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三章:浴火重生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四章:心細手巧

2018年8月19日星期日
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一章:重見天日

好啦,又係小弟分享吹水既時間,話說小弟繼續進行Project Move,由於正務繁忙,只能做住d週邊準備工作。今次小弟準備係私Lab起番部Macbook做Head-Fi數碼音源,亦方便小弟係私Lab時上網,睇論壇同寫吓私Blog。

小弟呢部Macbook Pro係2011年入手,行咗幾年,跟住就變得好唔穩定,成日死機,個Pad又不時會無反應,最後仲炒埋碟,完全boot唔起機。其實小弟心中有數,知道大概係咩問題,本來有心想去救吓機,不過都係太忙,一拖就幾年,部Macbook就咁放係度食塵。

小弟最終拆開部Macbook一睇內部究竟,除咗已知炒HDD,舊鋰電池原來已經發漲死亡。底版,散熱風扇,heat sink都大把塵。同小弟想像既一樣,果然係內部元件老化,積塵及引伸既散熱問題。經過仔細考慮,小弟決定要投入些資源同時間嚐試拯救,比Macbook重見天日。

步係要換電池,上網入咗一件兼容電池,一個星期後收貨,一換就掂。小弟選咗隻相對貴價有牌子既環保電,因為電池質量對安全第一要求係至關重要,係唔慳得既!

步係要換咗原來既500GB HDD,改用SSD,可以大幅度改善系統表現。小弟特意選咗120GB相對比較細既容量SSD,唔係想慳錢,係唔想OS同data放係同一隻碟。小弟只會用SSD裝OS同Apps,最多係行埋boot camp上埋Windows 10。至於私人data只會存放係外置USB手指。

第三步就係要除塵,改善散熱問題,亦係最繁複充滿風險既一步,因為要拆風扇,將整塊底板分離機身。小弟唔可以呈一時衝動行事。參考網上介紹拆散部件片段,果然唔係piece of cake,有十幾粒螺絲,各類大大小小唔同插座要解扣。難唔到小弟既,不過要入番一套合適既拆機工具,就可以事半功倍!

下一章會介紹除塵及散熱程序,更新Firmware重裝OS,及係Apple Care接受服務既體驗,保證精彩內容!




相關文章
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一章:重見天日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二章:除塵散熱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三章:浴火重生
Macbook 拯救大行動 第四章:心細手巧

2018年7月22日星期日

Project Move 第八章: 安全第一

小弟既 Project Move繼續緩慢進行(龜速),Head-Fi系統遷入未有定期,因小弟正務繁忙,未能全力投入,只能做住d週邊準備工作。

小弟一向好注重安全健康,特別係防火方面。雖然私Lab裏面已經有2個滅火筒,小弟都準備咗另外兩件防火物品加強人身保障。煙霧警報器係希望及早發現可能火災,逃生成功機會就會大增,仍係重點所在。

另外有一張防火氈,主要係幫助逃生時隔開火熱,保護身體唔好被燒灼受傷。至於滅火筒,係壓抑火熱開路逃生,唔係去滅火,滅火應該留番比專業既消防員!

最後係同健康有關既吸濕器及空氣清新機。話說小弟暫時係私Lab既時間比較短,長時間陰暗缺乏空氣對流,成個空間都覺得有一陣霉臭,使人好唔舒服。吸濕器插上電源使乾燥之後,就可以再放回潮濕衛生間原來位置吸濕除霉,環保可重復使用。

空氣清新機正好係可以用來壓抑細菌病毒生長,為求最好效果,小弟特別選咗適用範圍去到50平方米型號(私Lab面積少過40平方米),而且低耗電量設計可以24小時長期工作,非常適合小弟當前需要。



相關文章

Project Move 第一章: 螞蟻搬屋
Project Move 第二章: 性價品味
Project Move 第三章: 壯觀陣容
Project Move 第四章: 先利其器
Project Move 第五章: 電源接地
Project Move 第六章: 逞心佈局
Project Move 第七章: 從無到有
Project Move 第八章: 安全第一

2018年6月16日星期六

Project Move 第七章: 從無到有

今日2018年6月16日,小弟第三次返私Lab,又係收嘢同清潔。由於私Lab所處比較隔遠小弟住處,小弟近期工作亦比較繁忙,所以Project Move既進度係緩慢,不過唔係無進展。

小弟收咗好多盒嘢,C兄唔好誤會係用來買賣既貨物,佢地其實係友好免費相送既一批空木盒,比小弟作裝修間格,裝膽或其他零件。另外有親友讚助古典中式實木檯椅一套(1檯4椅),作為娛閒區聚眾之用,亦將於不日遷入,雖然未必完全符合小弟品味,但好似新既一樣,最緊要唔使錢,物盡其用(而家用住兩張平靚正銀白色膠摺椅,先頂住作休息之用),小弟又可以省下一筆銀両!

實際操作方面,天時暑熱,首先當然係檢查及清潔個冷氣機(長梯真係不可缺工具!),小弟吸咗d塵,搞到鼻癢癢!

私Lab不斷從無到有演進,過程將被記錄,不為什麼,係小弟自已日後既回味!超廣角去圖 ......




相關文章

Project Move 第一章: 螞蟻搬屋
Project Move 第二章: 性價品味
Project Move 第三章: 壯觀陣容
Project Move 第四章: 先利其器
Project Move 第五章: 電源接地
Project Move 第六章: 逞心佈局
Project Move 第七章: 從無到有
Project Move 第八章: 安全第一

2018年5月21日星期一

Project Move 第六章: 逞心佈局

前文Project Move 第一章: 螞蟻搬屋,小弟收番奈米office己用,作為玩嘢私Lab。今日2018年5月21日,第二次返office,目的係收貨,之前網購咗既長梯及打掃潔具用品。Project Move螞蟻搬屋,總算起動,有番些少進度啦! 未來一個月會主打做清整工作,同時進一步了解office地板面積,並優化設計佈局。

今日收集咗更多尺吋數據之後,重新再做個Floor Plan(每個方格相對比率係2尺 x 2尺),依大概比例標示各區域作不同用途。唔使小弟多講,非常清楚,C兄一眼睇哂!


話唔使多講,都要記錄番設計背後理念! 首先最重要既就係,第一階段先上3個鋼架,應該夠小弟裝入WA5 + WEE及STAX系統,DAC及作為訊源Macbook,電池補完,等等。

其次就係小弟期待咗好耐既私人工作枱,L型設計可以盡量接近右邊放Head-Fi系統鋼架,方便連線品聽及測試。當然,小弟部示波器及其他玩嘢裝備工具,都會放係呢張超級工作枱上,真係想下都興奮!

另外,小弟預留咗最真貴,最大既一個區域,作為日後擴充及休閒娱樂區,放一張大枱及兩張長排櫈,飲飲食食,聚衆吹水,甚至係玩開壇砌機比評都得!

睇落小弟個Floor Plan真係好正,不過一樣有死位! 今日係度尺既同時,亦用電磁測量儀器審視咗office每一個角落,電場及射頻强度都非常低。不過係磁場强度方面,柱身左邊X標示既紅色區域,係其他正常地方合理水平既20倍以上,如果再接近柱身甚至會爆錶! 不適合作息用途範圍!


高磁場估計係與柱身背後係大厦電梯槽位有關,或柱身内藏特別電器(摩打?!),小弟再想唔到其他合理解釋! 真係唔測唔知,知又唔知會咁高,真係好多隱形死位,長期係附近作息,咪話唔擔心有咩後果,避之則吉!

今日小弟無測驗"超自然"能量體,會唔會有?! 小弟遷入之後,同小弟一齊品聽Head-Fi效果,  甚至一齊體驗"一體臨場"感動境界?!

待續 ......


相關文章

Project Move 第一章: 螞蟻搬屋
Project Move 第二章: 性價品味
Project Move 第三章: 壯觀陣容
Project Move 第四章: 先利其器
Project Move 第五章: 電源接地
Project Move 第六章: 逞心佈局
Project Move 第七章: 從無到有
Project Move 第八章: 安全第一

2018年3月9日星期五

Project Move 第五章: 電源接地

話說小弟一直想玩隔離變壓器,又想用佢搞吓再生電源,試吓音響效果分别。拜讀過有關隔離變壓器應用及安全考慮,出乎意料,隔離變壓器係連接多件用電器具系統上出現安全隱患機會可能更高,身體有多過一點接觸電器亦可能觸電,而且仲無咗漏電斷路保障,人身安全就更危險!


最終結論係,隔離變壓器只用係後級系統(音源及DAC方面, 小弟已經行緊電池供電)。安全第一最緊要,玩唔玩隔離變壓器,良好接地都係不能少。心水清C兄見到呢卷黄綠間色電線,就知佢有特殊用途,無錯,準備用係新場,將鋼架每個間隔都接地。



相關文章

Project Move 第一章: 螞蟻搬屋
Project Move 第二章: 性價品味
Project Move 第三章: 壯觀陣容
Project Move 第四章: 先利其器
Project Move 第五章: 電源接地
Project Move 第六章: 逞心佈局
Project Move 第七章: 從無到有
Project Move 第八章: 安全第一

Project Move 第四章: 先利其器

雖然小弟屋企已有一把鋁梯,不過得4級,係office用就唔夠高,由其是要清理天花上既冷氣出入風口隔網,換燈膽,及將來搬器材上落鋼架,呢個6級鋁梯就好合適,睇落亦唔阻地方,有埋歐洲安全標準,不可決少工具。


係正式搬Head-Fi家當遷入新場之前有好多準備及清理工作要做,小弟親自一手一腳,再加埋呢個手提電池電鑽,鑽孔搞吓小裝修都無問題! 2018年成個3月同4月,最少都要執番一頭半個月,然後先可以正式入手鋼架擺位。不過一想到有自己既office玩嘢,一切都係值得既!



相關文章

Project Move 第一章: 螞蟻搬屋
Project Move 第二章: 性價品味
Project Move 第三章: 壯觀陣容
Project Move 第四章: 先利其器
Project Move 第五章: 電源接地
Project Move 第六章: 逞心佈局
Project Move 第七章: 從無到有
Project Move 第八章: 安全第一

2018年3月5日星期一

Project Move 第三章: 壯觀陣容

小弟做咗個office floor plan睇咗成個星期,經過幾番考量,決定分兩個階段,如圖裝備兩組鋼架。兩組鋼架總共有8(5+3)個間隔,每個間隔大約有2.7呎濶,係以實際使用上便利同觀感以7字形佈局,中間放一組大枱同櫈,咁就可以同時睇到同接觸到兩組鋼架。

係實際安裝上,小弟會先上第一組5個架(其實只入3個獨立架,不過佢地合組之後,將多出既2個侧架再硑接上去就可以有5個間隔)。小弟準備1個間隔放電池補完同其他同供電有關裝備,另1個放小弟d耳機(10隻8隻排起都用咗成個架),再來2個放WA5,WA22,WA6SE同STAX系統,最後1個間隔就係音源,DAC,MacBook及其他前級裝備。至於另一組3個間隔(2個獨立架拼合),其中1個係作為小弟既工作枱,另外2個係擴充備用。

擺好之後,一入門口就見到正面同側面一字排開鋼架陣容,非常壯觀有氣勢!



相關文章

Project Move 第一章: 螞蟻搬屋
Project Move 第二章: 性價品味
Project Move 第三章: 壯觀陣容
Project Move 第四章: 先利其器
Project Move 第五章: 電源接地
Project Move 第六章: 逞心佈局
Project Move 第七章: 從無到有
Project Move 第八章: 安全第一

Project Move 第二章: 性價品味

小弟將Head-Fi家當搬入新場,重點中既重點就係要揾合適既收納架。所謂既合適係以堅固實用,以合理性價比為主,其次就係品味同設計。小弟無意重金入手專用防震架,寧願之後自己再DIY搞減震。

小弟睇中咗呢款橡木不鏽鋼架,唔係pro嘢亦唔係cheap嘢,設計簡約美觀,亦夠承托力,完全符合哂小弟理性及感性要求。準備先入手一個試吓,如果效果好,就會大手入多幾個唔同大小款式,作為新場主體間隔佈局。






相關文章

Project Move 第一章: 螞蟻搬屋
Project Move 第二章: 性價品味
Project Move 第三章: 壯觀陣容
Project Move 第四章: 先利其器
Project Move 第五章: 電源接地
Project Move 第六章: 逞心佈局
Project Move 第七章: 從無到有
Project Move 第八章: 安全第一

Project Move 第一章: 螞蟻搬屋

踏入2018年,小弟既玩嘢生涯更上層樓,可以話係小弟人生幾十年努力後既收成期,唔係大出血買機買膽,係脱離唔係好見得人既sofa㡳藏電格局,系統將搬入私窩,完全屬於自己既玩嘢天地! 新年頭祝各位C兄荷包腫脹,水頭充足,繼續血拼! 好消息陸續有來!

今日2018年2月23日,小弟終收返個奈米office,實用得果260平方尺,感覺好似個大㕔咁。小弟準備留作私用,所有家當Head-fi系統包括WA5,WA22,WA6SE,STAX,電池補完全部都會搬哂入去。雖然搬遷係大project,但小弟已完全掌控局勢,唔使急又唔使要快,無壓力慢慢螞蟻搬家執正佢。

呢個場小弟會做個人Lab,以後經典試聽大計就可以係完全屬於自己既私人空間中進行,點玩都得! 點可以唔興奮! 其實自小弟幾年前中毒上癮以來,真係投入咗唔少财力同心力,心裏面亦一直有一個理念,"沒有最好的組合,沒有絶對的音質,只有感動的音韻"。所以小弟係有生之年,希望盡量聽多d唔同組合,發現更多可以感動小弟既"一體臨場"效果。

講返個場,除咗小弟個人私玩"獨樂",其實同時希望可以亦係"同樂"既地方。小弟有繁務正業在身,星期六日先可能入場開壇玩嘢,過多幾個月,小弟擺好d嘢,到時歡迎C兄揾上門,同小弟吹水交流。如果C兄帶埋家當上門,咁就可以試吓同小弟既系統夾一夾,一齊聽吓新火花,比小弟開下耳界。特别係可以試吓用小弟膽後級推C兄耳機,或者C兄有自己音源/ DAC可以試feed小弟膽後級,甚至係試推下小弟隻AKG K-1000耳機睇吓出咩效果。試玩其他線材及調音配件亦歡迎,總之大家盡量聽多d組合,欣賞更多唔同效果。





相關文章

Project Move 第一章: 螞蟻搬屋
Project Move 第二章: 性價品味
Project Move 第三章: 壯觀陣容
Project Move 第四章: 先利其器
Project Move 第五章: 電源接地
Project Move 第六章: 逞心佈局
Project Move 第七章: 從無到有
Project Move 第八章: 安全第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