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包含「Gold 16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Gold 16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20年8月26日星期三

Gold 32 (ALO Audio Gold 16 x 2)

話說小弟自從聽過ALO Audio Gold 16之後念念不忘,對佢開聲之後既效果好有期待。最近再試聽過金磚(Sony NW-WM1Z)“開陽淳厚”既玩味演譯。係咁既背景下,小弟決定冒險,想入手Gold 16,目的係係現有CobaltSE846TAKUMI II效果之外,玩味一種“淳厚柔盈”,近似“膽音”風格!不過,最後到手既唔係Gold 16,而係Gold 32!

Gold 32投入小弟既懷抱,係一個奇故事!Gold 32既第一響聽感太驚奇!完全唔係小弟既預期!小弟既品聽經歷,真係多意外,真係多波折,雖然又再多一次表錯情,但係每次既結果,驚嚇之後,繼續來既總係驚喜,比預期更好既收獲!





金鏈傳奇

小弟用些少篇幅介紹Gold 32。如果Gold 16係金線,咁幫Gold 32起一個傳神既名“金鏈”,完全唔誇張!金鏈同金磚有無關係?有!如果想做土豪,佢地係絕配!講吓笑,小弟之所以咁講,係發現金鏈既效果(下文再詳評),如果配金磚,極有可能係大驚喜!小弟會唔會入埋金磚做土豪?可見將來應該唔會,小弟仍然樂在其中,繼續做“無腳既雀仔”!

醒目既C兄一睇就知,金鏈唔係現成市場既產品,並唔存在一條叫ALO Audio Gold 32既線材,金鏈只可能DIY或經二手市場獲得。小弟呢條金鏈,係有玩家割愛係二手市場出讓。金鏈呢類“玩味”線材肯定係唔會多見,小弟無咩大考慮就果斷出手,第二日就完成交收!

其實金鏈到小弟手,已經係三手,佢係用兩條二手Gold 16打造改為32絞芯,上半部保留原有圓形燈籠織法做左右分線,下半部用每4芯嘅8股方形編織,再配上Eidolic接頭而成,大約有一年半開聲歷練。整體品相算係唔錯,有8成新淨,睇得出有明顯使用過磨損,接頭鍍金變淡,芯線包膠位有幾個地方亦有損傷,要用些少銀兩及時間處理一下。

小弟唔打算對手上既金鏈做大改動,只係加咗一對兩針去MMCX轉頭,配合SE846使用,另一邊平衡2.5頭剛剛好可以接到原有既3.5L[2.5]。銀灰金屬接頭及Y位,大幅度減低金鏈土豪味,整體氣息睇落又有形格,正合小弟品味!不過,真正既重點其實係,小弟想飲金鏈“滾紅滾綠”,飽經歷練之後,最精華果啖湯!

小弟而家多咗個新系統,Co32g846(Cobalt + Gold 32 + SE846),佢同現有既CoTak846效果,同TAKUMI II對比,有咩異同?


開闊揚場

金鏈一出聲,小弟就知道自己又表錯情!因為之前對Gold 16既體驗小弟先入為主,以為金鏈會係“厚暖”聲底甚至有“過熱”預期,一開始對佢其他既特性其實亦係所知甚少,小弟就咁用直覺入手金鏈,算唔算係一個冒險?

其實唔係冒險,簡單既講法,以大約當前Gold 16市價既60%入手呢條金鏈,唔理效果是否一如小弟預期,點都唔會差得去邊,對於玩嘢成性既小弟來講,始終都會係物有所值,如果要入手Gold 16,倒不如入手金鏈,係無得輸!

講番金鏈開聲,感覺唔到同TAKUMI II既效果有咩大分別!小弟心想,大鑊!又係一樣聲既!同之前聽Gold 16既效果,完全係兩碼子事!就算係開咗聲既Gold 16,都唔應該係咁架!

持續咗大約十分鐘,小弟既心情總算放開咗,因為聽到金鏈出聲開始有變化。首先,就係音場既擴大,唔係一般既闊度或深度,係一個圓形擴張,好似從180度變成360度,有一種置身其中既包圍場感!其次,就係分析力,最少亦提升咗一個檔次!

小弟品聽咗一節大約兩個鐘,金鏈係處於明顯變化期,小弟唔想咁快下咁多判斷,等佢出聲效果比較穩定之後,再分享佢既持性。有一點可以肯定,金鏈既變化,正係向小弟原先對佢預期既另一個方向發展!


整裝待發

小弟呢套微型流動系統以Cobalt及SE846為核心,配金鏈及TAKUMI II,再入齊埋一套轉插頭,3.5L[2.5],2.5L[4.4],4.4[2.5]及3.5[6.3],整裝算係告一段落。

就算Cobalt只係有3.5輸出,通過呢套轉頭,都可以得到最大發揮,可以配得上當前各種流行音頻接頭2.5,4.4及標準3.5耳機,甚至係用6.3既大耳牛!另一方面,SE846經金鏈及TAKUMI II,同樣都可以通過呢套轉頭,連接當前流行既2.5,4.4及標準3.5輸出音源。

係日常使用方面,除咗3.5[6.3]之外,其他轉頭串起來成為一頭3.5出接Cobalt,一頭2.5入接金鏈或者TAKUMI II (後面兩個轉頭做一個2.5及4.4迴轉),就變成一個“冂”字。配合手機連接握持,剛好可以用母指及食指之間虎口位承掛,轉頭及耳機接線可以經過手背過渡。係收納方面,亦方便同時一次過放入硬膠盒。雖然最終出聲有些少“緊札”感,但可以接受,而且一次過同時推埋轉頭備用。

講又講,咪鬼理手機背下面果片圓餅咁款既黑石,係小弟要來扮嘢,話可以減低手機電磁波抗干擾,自欺欺人玩心理,自我感覺出聲良好。





金鏈療傷

金鏈到手時,幾條芯線外層包膠有損傷,小弟決定自己為金鏈療傷,呢d手作仔嘢,難唔到小弟既。執齊療傷架撐,其實成本同揾專門師傅修整差唔多,小弟都係信自己,又想過吓手癮。

實際既療傷細節就唔詳講了,流程大概係先用牙簽分隔受傷芯線位置,用尖平剪修齊傷口,用清潔劑洗傷口,再補上填充膠,最後加上一段透明熱縮管保護受傷位置,處理之後,受傷位置就應該唔會再惡化。




超級均衡

小弟入手咗金鏈一段時間,經過幾個月潛水品聽之後,已經完全確定佢既特色定位。由最初感受到既開闊揚場,大一圈置身其中既包圍感之外,分析力亦提升咗。不過,小弟要特別提出既係,三頻響應方面,感覺上要比TAKUMI II更均衡,亦係小弟聽過最均衡既效果!

雖然SE846本身以均衡響應作為賣點,中低頻固然出色,係高頻方面小弟個人覺得,相對伸延性,有些少未盡餘韻。體現係人聲,特別係女聲效果就有些少輸蝕。雖然配上TAKUMI II,使SE846既音色更悅耳美麗,但係係呢方面就未有特別改變。小弟最終亦將SE846調音棒改成提升高頻,不過,感覺都仲係差咗些少嘢!始終未能提升足夠韻味!

金鏈就可以改善上述既不足(其實唔單純係高頻響應因素咁簡單),人聲獨白變得感性提升咗感染力,又不至於去到飄逸仙氣誇張程度。係低頻方面,相對於TAKUMI II就無咁沉重,都仲係非常漂亮有質感!如果話TAKUMI II適合節奏性強旋律,咁金鏈就係所有地方都顧及到,體現一種“超級均衡”感受!


晶凝通透

或者有C兄會問,超級均衡係咪暗示金鏈無個性?金鏈係非常有個性!完全唔會覺得平淡無味!其實佢既個性就係“超級均衡”!比一般所指既三頻響應均衡,要更進一步,涉及到音形及空間既建構!

金鏈比出一種好似“殘響”效果,好似相互“均衡干涉”,結果係構建成一個非常有組織多層次感既特殊空間。呢個非常有組織多層次感既特殊空間,不但體現出立體感,而且仲係非常有穿透性!如果TAKUMI II係比出“玲瓏浮突”既立體實質音像,咁金鏈就係“晶凝通透”,唔單止有外在曲線,仲要透視睇埋裏面都要係咁正!散發一種透視空間,富有典堂貴麗味道,使人陶醉既獨特悅耳音色!

小弟覺得金鏈呢種超級均衡,絕對同佢多芯線及編織方法有直接關連!可能係小弟孤陋寡聞,暫時係其他線材,仍然未聽到類似效果,小弟相信金鏈同Gold 16既原有效果亦有好明顯差異,已經不能同日而語,所以而家只能話係金鏈既獨特性能!


再三平衡

話說金鏈配試Sony IER-Z1R耳機效果唔理想之後,小弟繼續將佢專注配合SE846。雖然小弟話金鏈有一種“超級均衡”效果,品聽輸出似乎一路仲有改變,越聽越“秀”,甚至出現有“瘦”感覺,頻響好似成段上移咁,低頻效果明顯有所弱化!

呢種低頻弱化既結果,同小弟最初對金鏈既預期係完全相反方向。直覺上金鏈前身係Gold 16,線材質料係OFC銅料鍍金,三頻響應應該係比較中性或者有些少強化低頻,金鏈斷估都係唔會有太大出入。結果呢,金鏈越聽越走“高清”,完全唔係小弟預期既“暖厚”!對於金鏈耳聽為實得到既效果,小弟無法解釋,只能自然地推想同佢既多芯編絞,接線頭等等各組成部份有關!

可以肯定,唔係小弟一時“腦放”既心理作用!小弟最終將SE846調音棒再三轉換,由開始品聽金鏈時既提升高頻(加亮),改成中性,之後再改為衰減高頻(加暖)。金鏈又再重回“超級均衡”,低頻重拾彈性同層次感,繼續演繹“晶凝通透”典堂貴麗!所不同既係,新既平衡同時開始展現出一份“淳厚”味道!驚喜!!正呀!!!

小弟突然產生一個念頭,金鏈效果仲可以有幾大變化?如果用煲線機,猛火滾一滾32芯既金鏈,會唔會可以完全發揮佢既潛力?


後記擇錄

有關更多Gold 32資訊,對比其他高階線材及配合其他耳機效果,可以參看另文,Titan-Au/ Titan-Ag 試聽初感


2020年6月29日星期一

ALO Audio Gold 16 試聽初感

小弟近日無意中發現論壇上一個ALO Audio Gold 16帖子,對佢有些少遐想,如果配SE846效果係點樣。有時都要相信緣份,經過相熟店鋪,又係無意中見到條Gold 16,金光閃閃,非常醒目,店長仲話有得試,你話小弟點會唔搭糖,直頭流哂口水。雖然小弟唔急於揾新線比SE846,肯定要會一會Gold 16,有試唔試,罪大惡極!

咁有緣份,係咪又會製造多一次流血事件,一試就放唔低,就地正法?Gold 16既初步體驗係點?心唔心急?興唔興奮?釣住癮先!


粗豪金閃

首先小弟要講一講Gold 16外觀手感,除咗金閃,仲係好有分量,感覺粗實,戴上耳有一定重量墜感,而且線身比較粗,好似掛咗條大金鏈,活動轉身都要有所適應,依小弟個人品味,係帶有幾分土豪味,行出街仲好可能引人犯罪!

小弟試聽咗條3.5/MMCX線,唔係好鍾意線頭線尾既透明膠接頭設計,銀線配透明還可以,金色配透明個格就低檔咗,反而另一條個金屬質感4.4直頭,就好配合Gold 16整條線既氣息,如果個3.5/MMCX頭都係金屬質感,格調就會高番幾檔。


合理預期

Gold 16既物理結構同音效特性,唔使小弟多講啦,根據呢d資料,就可以產生合理預期,對於一條身價超過7千既線材,點止有合理預期,心底裏面其實係會有更大既期望,甚至應該要用等待驚喜來形容!

小弟品聽咗大約15分鐘,試聽期中有男女人聲歌曲及純樂器曲調,應該都可以初步體驗Gold 16效果。小弟係雜食者,除咗喜歡暖底聲之外,自我感覺無其他特別偏向,咁小弟對Gold 16配上SE846有咩合理預期?期望?驚喜?


陽光溫暖

今次小弟品聽仍然係用手機3.5直推,其中原因係想比較原廠線及Gold 16效果異同。而且小弟想用呢個最簡約既系統,作為大部份流動時間聽歌之用。換句話講,就係唔用DAP同AMP,一部手機直播,對手機既音效部份就有要求,同時要求手機有獨立3.5音頻輸出。

小弟單刀直入啦,“好似太陽咁温暖”,就係Gold 16配SE846用手機3.5直出既概括性效果。首先係背景更黑,中低頻更富彈性,空間帶有一種穩重氣氛。人聲方面,密度,磁性感染力亦有所提升。至於音場及空間感就比較壓平,兩極伸延細節及音韻線條,特別係高頻部份出現模糊化現象,感覺就係“厚塊”咗。


打破平衡

上述即時體驗到既效果,唔可以話係有驚喜,畢竟以Gold 16既質料及身價來講,只能算係合理預期。好明顯,Gold 16係未開聲,未開聲既效果就打破之前SE846同原廠線得到既三頻平衡,側重多咗去中低頻,高頻明顯係缺咗一截。

唔難理解,品聽時間比較短,只可能發現Gold 16佢最表面一層效果,加上SE846本身係“微暖”,再用“陽光”照射,就唔係“暖”咁簡單,已經要用個“熱”字來形容。小弟要作出取捨,有咩係決定性因素?


深思熟慮

Gold 16配SE846既大部份表現其實係合符小弟估計,只係係高頻方面“失衡”超出咗預期比較多。試聽期間,當小弟品聽到古箏彈奏高音亮麗部份既時候,就有咗定論,而且就係決定性因素!

好明顯,小弟呢個簡約系統,訊源及耳機(Mate 20X及SE846)都不變既情況下,配Gold 16係無解的!因為即使Gold 16開咗聲,小弟都唔認為可以做到好似當前原廠線既三頻均衡效果。

係小弟現有流動設備中,老爺級既AK100,HP-V1膽AMP同Hugo,前兩者比較中性偏暖,後者中性偏冷,如果用AK100經Hugo過Gold 16再推SE846,可能會有一部份再平衡效果,不過咁就失去咗小弟當前想要簡約流動系統既原意。


小結

聽完初感之後,覺得Gold 16適用性唔係親民個格,係好有個性,要推到開好聲,似乎都需要有性格訊源配合,特別係大開大合高動態者!從一開始,期望用手機推Gold 16出驚喜效果,就已經係不切實際!

小弟絕對相信開咗聲既Gold 16係會有讓小弟驚喜既表現,大前題係要有合適既匹配,體現整個系統組合既總表現。可惜小弟短期內無意再投資入去新DAP或AMP,對Gold 16暫時只能講有緣無份,未能作出養佢一世承諾。

最後,今次品聽使小弟更了解SE846及原廠線。其實,真正既驚喜巳經出現咗,係出文時,SE846已經行咗幾十個鐘,出現明顯品聽效果提升,向小弟既終極要求“一體臨場”走近咗一大步!請繼續關注另文SHURE SE846 - 經典之選

後記擇錄

小弟係試聽Gold 16之後幾個月,有幸入手一條 Gold 32 (ALO Audio Gold 16 x 2),又係另一個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