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o Audio繼力推WA33之後,短短事隔一年,又出新旗艦級3ES,不過今次輸出既係可以電死人500V以上既高壓! 3ES係專推靜電耳機,仲有埋前置放大部份。
官方既説法係3ES承繼咗WA33既獨特優良設計,特別係內部電源連線架構Internal Coupling Architecture(lCA),同樣有提供類似WA33既3ES Elite豪裝版本。就咁睇外形,3ES同WA33十足係一對孖生兄弟,一時間小弟都好易認錯機! 值得注意既係,WA33係全平衡設計,係2018年6月接受預定期間,小弟未揾到3ES相關既術性指標。
3ES最吸引小弟眼球既部份係咩? 有睇開小弟吹水文既C兄就知,當然係3ES上面果4大大枝既300B功率膽管! 係小弟玩Head-Fi系统既終極要求! 相對於WA234及WA5既傳統單端甲類(Single-end,Class-A)應用,3ES用上咗4支300B推靜電耳機,的確係比較特别,亦係好另人有期待既效果!
WA234或WA5通過喇叭輸出,由WEE轉換推靜電耳機係可行,小弟入手WEE,就係想係自己既WA5咁樣玩! 理性既推想,雖然WA234及WA5都係高端産品,配上WEE推靜電耳機,輸出淨質量效果一定係不及3ES! 對於300B及靜電耳機效果有獨特取向要求既用家,3ES不失係一次過同時滿足兩項要求,有針對性既富貴産品!
小弟個人對呢個設計既效果,同樣好有興趣及期待! 3ES官方索價同WA33及WA5係同一個檔次,係WA234,WA33 Elite及3ES Elite之下,如果有無限彈藥,小弟必定入手! 事實上,小弟可以傾盡財力入3ES,再入埋隻STAX SR-009。
配合埋小弟私藏咗兩組配對NOS級西電WE300B功率膽,WE274B整流膽及6NS7訊號膽亦大把存貨,絶對可以砌個The Best of the best後級組合,一時無量,究極體驗! 可惜,現實係無奈既,理性話比小弟知,不惜代價,呈一時之快既決定,多數係錯既!
老問題又係小弟心頭湧現,如果只能愛一機,小弟會如何再選擇?! 會唔會棄舊愛WA5轉投3ES懷抱?! 對小弟有了解,聰明既C兄一定估到答案! (提示: 3ES既特色同時亦係佢既弱項,輸出只能配靜電耳機,謝絕非我族類! 小弟都係安份玩番WA5 + WEE + STAX SR-507一段時間先再講啦!)
相關文章
Woo Audio WA33 感想
Woo Audio WEE 第一章: 厲害了! 我的組合!
2018年5月16日星期三
2018年5月13日星期日
Woo Audio WEE 第三章: 安心到貨
上文Woo Audio WEE 第二章: 正式入手! 落單後接近2個月,今日2018年5月12日收到Woo Audo WEE。
嚴謹安穩包裝及高質產品,一如以往,係小弟對Woo既評價。開箱後,手上既WEE就好似一件實心鐵,係Woo獨有既果種豪邁質感!
今次再收埋一條WA5既原廠DC電源線及四個獨立接頭,用來DIY電源線比部WA5,作進一步調音之用。外接DC電源線係WA5及WA6 SE獨有,小弟認為係玩嘢優性設計。
今次開箱主要係一個簡單點收,唔會試音住。小弟準備搬入私Lab之後先會開始玩WA5 + WEE + STAX SR-507。
有説官方快停産WEE,可能係最後一水,不過小弟又係官網繼續睇到WEE,似乎短期內WEE仍然接受Special Order唔會下架住。唔理真假,今日收到貨,就係安心啦! 小弟真係"非常需要"WEE,如果入唔到佢,係一個必然遺憾! 咁講係因為WEE + STAX SR-507將係小弟玩"一體臨場 精妙探索"扮演"非常重要"角飾!
待續 ......
相關文章
Woo Audio WEE 第一章: 厲害了! 我的組合!
Woo Audio WEE 第二章: 正式入手!
Woo Audio WEE 第三章: 安心到貨
嚴謹安穩包裝及高質產品,一如以往,係小弟對Woo既評價。開箱後,手上既WEE就好似一件實心鐵,係Woo獨有既果種豪邁質感!
今次再收埋一條WA5既原廠DC電源線及四個獨立接頭,用來DIY電源線比部WA5,作進一步調音之用。外接DC電源線係WA5及WA6 SE獨有,小弟認為係玩嘢優性設計。
今次開箱主要係一個簡單點收,唔會試音住。小弟準備搬入私Lab之後先會開始玩WA5 + WEE + STAX SR-507。
有説官方快停産WEE,可能係最後一水,不過小弟又係官網繼續睇到WEE,似乎短期內WEE仍然接受Special Order唔會下架住。唔理真假,今日收到貨,就係安心啦! 小弟真係"非常需要"WEE,如果入唔到佢,係一個必然遺憾! 咁講係因為WEE + STAX SR-507將係小弟玩"一體臨場 精妙探索"扮演"非常重要"角飾!
待續 ......
相關文章
Woo Audio WEE 第一章: 厲害了! 我的組合!
Woo Audio WEE 第二章: 正式入手!
Woo Audio WEE 第三章: 安心到貨
2018年4月3日星期二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STAX系統配合DAC及線材連接組合既分享暫時要告一段落。總算來到結局篇,寫埋呢個小結,小弟就完成STAX系統既開箱品聽,小弟其實都估唔到自己有咁多口水可以噴井而出,整個過程係難得經驗,小弟自己亦受益非淺。見到呢個私帖期間反應平穩,並無一擁窩蜂急流,睇來STAX系統仍然未普及化,但亦證明有穩定興趣者。
無容置疑既係,STAX系統的確係提供咗非凡音質效果,係品聽期間,小弟確定咗佢既線性效果(预期之內),發現佢强大可擴展能力(驚喜發現)。如果以整個STAX系統作為一個單元來睇,線性加上可擴展力,就係非常既適配性! 雖然STAX系統相對封閉,基於佢既特性,小弟絶對會用STAX系統去監賞品聽各種前端及音源系統異同效果。
最後想指出,以而家小弟所得效果,呢套STAX SRM-007tII + SR-507唔只係物有所值,其實係有極優性價比,咁當然,大前題係,要配上一個好似小弟咁堅料既玩家! 故事未完,仲有排玩 ......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玩膽之樂 STAX 系統 Tube Rolling
STAX SRM-007tII 靜電耳機放大器拆解圖集
STAX SR-407 頭戴式靜電耳機拆解 圖集
STAX SR-009 頭戴式靜電耳機 圖集
STAX 公司簡介 漫步者收購
無容置疑既係,STAX系統的確係提供咗非凡音質效果,係品聽期間,小弟確定咗佢既線性效果(预期之內),發現佢强大可擴展能力(驚喜發現)。如果以整個STAX系統作為一個單元來睇,線性加上可擴展力,就係非常既適配性! 雖然STAX系統相對封閉,基於佢既特性,小弟絶對會用STAX系統去監賞品聽各種前端及音源系統異同效果。
最後想指出,以而家小弟所得效果,呢套STAX SRM-007tII + SR-507唔只係物有所值,其實係有極優性價比,咁當然,大前題係,要配上一個好似小弟咁堅料既玩家! 故事未完,仲有排玩 ......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玩膽之樂 STAX 系統 Tube Rolling
STAX SRM-007tII 靜電耳機放大器拆解圖集
STAX SR-407 頭戴式靜電耳機拆解 圖集
STAX SR-009 頭戴式靜電耳機 圖集
STAX 公司簡介 漫步者收購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清甘甜 細膩悠
承接上一章氣勢,小弟d口水有如滔滔長江,一發不可收拾,繼續展述Hugo個性,嘗試比出較詳盡既品聽歷程。
係STAX系統既線性及可擴展能力下,首先吸引小弟既係充份體驗到Hugo非常强勁既力量感,除咗質感仲有重量感,事實上Hugo既動態及音形線條相對要比Young DSD既效果突出好多,立體玲瓏,高低得宜,進退有度,準繩感表現極盡控制之能事,係小弟聽過最富韻律感既效果。
另一方面,Hugo擁有小弟品聽過既最强密度感,密而生甜,係一種"清甘甜",再配上STAX系統既"斯文淡定",就産生咗一種"細膩悠"(相對小弟試聽過一d當今主流高端系統,就有不太自然既"糖精甜"及造作既"驕媚騷")。係場感方面,雖然闊廣度未如Young DSD組合,但多層次同步響應效果要更勝一籌,而且富深度感及連貫伸延性,配上"清甘甜"及"細膩悠"質感,效果獨特,極具感染力。
小弟又做下效果對比,上述一切既描述係配合Zendo線連接既效果,相比之下,銅線效果就出現咗預期既"散漫"感,雖然仍有"細悠",但已缺乏"甘甜",並非因為技術性方面密度不足,而係演譯風格異同,場感被壓平,失去深度連貫多層次感,動態及韻律感亦相對失色,只能算係一個"舒服"效果。
來到呢度,相信C兄已經可以體會到Hugo既"經典韻律 精密控制",不過呢個只係一個"享受"級别效果,進一步深度體驗,去到"境界"層次又係咩一回事呢?!
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係"精密控制"下,Hugo表現得一絲不苟,精確無誤,加上強大密度感,凝造獨特感染力,"經典韻律",小弟會以Hugo呢種效果作為當前Head-Fi主流風格基準。
當Hugo呢種"精密控制"達到極緻效果,就好似巧匠天工,本身就已經昇華到美感既層次,成為一種藝術,"精密控制"演化為"天工藝術",凝造出來就係一種令人讃嘆既華麗,建構出懾人心神既"華麗殿堂"場感。如果Young DSD係熱情奔放姑娘,與小弟浪漫鬆容翩翩起舞,咁Hugo就係端莊賢秀,係殿堂為小弟施展華麗舞曲。C兄是否可以意會到小弟描述既"臨場"感動?!
值得注意既係,兩種感動效果不盡相同,前者有"一體"效果,小弟參與其中,與浪漫姑娘鬆容共舞; 相對後者,雖然深受感動,但小弟仍然係一個欣賞者個體,並未參與其中。Young DSD組合比出既就係"一體臨場"境界,嚴格來講,Hugo組合效果係一個係"享受"與"感動"之間既"臨界"狀態。
一連六章,小弟用咗咁大篇幅描述,就係想將品聽歷程比較有系統化,配以參考實例記錄下來。係呢次品聽中既結論,並不代表Young DSD與Hugo優劣之分,只係表示係小弟當前STAX系統及其他配置下所得綜合效果。畢竟小弟仍然未為STAX系統换保險膽及6CG7輸出膽管,亦未完成升級超級電池補完。當Young DSD及Hugo配上WA22,變化就更大,又完全係另一個故事,下一章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。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承接上一章氣勢,小弟d口水有如滔滔長江,一發不可收拾,繼續展述Hugo個性,嘗試比出較詳盡既品聽歷程。
係STAX系統既線性及可擴展能力下,首先吸引小弟既係充份體驗到Hugo非常强勁既力量感,除咗質感仲有重量感,事實上Hugo既動態及音形線條相對要比Young DSD既效果突出好多,立體玲瓏,高低得宜,進退有度,準繩感表現極盡控制之能事,係小弟聽過最富韻律感既效果。
另一方面,Hugo擁有小弟品聽過既最强密度感,密而生甜,係一種"清甘甜",再配上STAX系統既"斯文淡定",就産生咗一種"細膩悠"(相對小弟試聽過一d當今主流高端系統,就有不太自然既"糖精甜"及造作既"驕媚騷")。係場感方面,雖然闊廣度未如Young DSD組合,但多層次同步響應效果要更勝一籌,而且富深度感及連貫伸延性,配上"清甘甜"及"細膩悠"質感,效果獨特,極具感染力。
小弟又做下效果對比,上述一切既描述係配合Zendo線連接既效果,相比之下,銅線效果就出現咗預期既"散漫"感,雖然仍有"細悠",但已缺乏"甘甜",並非因為技術性方面密度不足,而係演譯風格異同,場感被壓平,失去深度連貫多層次感,動態及韻律感亦相對失色,只能算係一個"舒服"效果。
來到呢度,相信C兄已經可以體會到Hugo既"經典韻律 精密控制",不過呢個只係一個"享受"級别效果,進一步深度體驗,去到"境界"層次又係咩一回事呢?!
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係"精密控制"下,Hugo表現得一絲不苟,精確無誤,加上強大密度感,凝造獨特感染力,"經典韻律",小弟會以Hugo呢種效果作為當前Head-Fi主流風格基準。
當Hugo呢種"精密控制"達到極緻效果,就好似巧匠天工,本身就已經昇華到美感既層次,成為一種藝術,"精密控制"演化為"天工藝術",凝造出來就係一種令人讃嘆既華麗,建構出懾人心神既"華麗殿堂"場感。如果Young DSD係熱情奔放姑娘,與小弟浪漫鬆容翩翩起舞,咁Hugo就係端莊賢秀,係殿堂為小弟施展華麗舞曲。C兄是否可以意會到小弟描述既"臨場"感動?!
值得注意既係,兩種感動效果不盡相同,前者有"一體"效果,小弟參與其中,與浪漫姑娘鬆容共舞; 相對後者,雖然深受感動,但小弟仍然係一個欣賞者個體,並未參與其中。Young DSD組合比出既就係"一體臨場"境界,嚴格來講,Hugo組合效果係一個係"享受"與"感動"之間既"臨界"狀態。
一連六章,小弟用咗咁大篇幅描述,就係想將品聽歷程比較有系統化,配以參考實例記錄下來。係呢次品聽中既結論,並不代表Young DSD與Hugo優劣之分,只係表示係小弟當前STAX系統及其他配置下所得綜合效果。畢竟小弟仍然未為STAX系統换保險膽及6CG7輸出膽管,亦未完成升級超級電池補完。當Young DSD及Hugo配上WA22,變化就更大,又完全係另一個故事,下一章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。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浪漫感性 鬆容奔放
警告! 小弟要上堅料,高潮將一浪接一浪,C兄準備好點都要撑到尾,唔好嘔血住!
話説係上一章,以純銅線連接Young DSD及STAX系統既效果小弟原先並唔睇好,印象中銅質訊號線係會使整體效果更"鬆",係"鬆容斯文"預期下,再鬆多一浸,就可能變成"散"同"hel",失去主體焦點而變得過淡而無味。不過事情既實際發展又係另一回事,接埋之後,"耳聽為實"既結果係出現一個感動效果,而且竟然有小弟熟悉係WA22上經常體驗到既"鮮活大氣"膽味!
最使小弟驚喜既係,純銅線連接效果,其實係將Young DSD既"鬆容"擴大,空間無邊際而無空洞散漫感(HD800?!),另一方面,又顯現出極優分析力及豐富同步多層次感,音色華麗(ED5-U?!),整體效果既豐且滿,更富彈性(LCD-3?!),配上協調一氣連成流暢包圍感,奔放自如韻律感(T1?!),實在一聽難忘!
當小弟陶醉係感動境界時(STAX? WA22? Young DSD? Hugo? HD800? ED5-U? LCD-3? T1? 銅線? Zendo線? XLR? RCA? 全部都唔係境界之內),就完全體驗出"浪漫感性,鬆容奔放"既"一體臨場"效果。仿似熱戀情人,展露鬆容奔放舞姿,迴繞翩翩起舞,含情默默傳遞無盡愛意,臨場只有你和我,融為一體浪漫感動!
C兄如果仲未嘔血,請繼續努力再撑多一節,小弟好快會出埋另一個STAX系統配Hugo既"一體臨場"組合效果,同樣激烈,絶無冷場!
經典韻律 精密控制
又來到另一個高潮,請C兄回顧一下STAX系統上既"一體臨場"組合:
1. "自然美麗 內涵無染" = STAX系統 + XLR(絧線) + Young DSD
2. "浪漫感性 鬆容奔放" = STAX系統 + RCA(絧線) + Young DSD
3. "經典韻律 精密控制" = STAX系統 + RCA(Zendo線) + Hugo
如果"內涵無染"成就咗第一個"一體臨場","自然美麗" ; "鬆容奔放"成就咗第二個"浪漫感性"效果 ; 咁"精密控制"又如何成就第三個係Hugo上既"經典韻律"效果?!
小弟想先品評一下Hugo既概括特性,其實未入手試聽就已經發現佢幾乎係有完滿既技術性效果,由入手Hugo開箱配接AK100,WA22,到而家既STAX系統,相對於小弟熟悉既"鮮活大氣",Hugo既表現都係咁獨特"悠密甘甜",完全唔係小弟聽慣既果種風格。小弟或者應該以當今主流經典代表效果來看待Hugo風格,用"經典韻律"形容應該亦不為過! 事實上,Hugo背後有一股强大既"精密控制"力量,無處不在發揮作用,使輸出達到極緻技術性完滿效果! 小弟有充分耳感體驗去支持呢個貼切比喻!
不過事情並無咁簡單,小弟又講番轉頭,細心既C兄可能巳發現"經典韻律"相對於"自然美麗"及"浪漫感性"其實仍未完全脱離音形肢體,"精密控制"亦未脱離技術性既表達層面。以小弟既標準,Hugo效果極其量只能達到"享受"級别,因為仍有可被欣賞既對象"經典韻律",並未真正進入小弟追求既"一體臨場"感動境界。
有趣既係,小弟最後又話Hugo"經典韻律,精密控制"效果係一個"一體臨場"組合,點解小弟咁講?! 其實仲有一個更深既體驗層次,高潮中既高潮,請C兄耐心繼續追,下一章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,自有分解 ......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警告! 小弟要上堅料,高潮將一浪接一浪,C兄準備好點都要撑到尾,唔好嘔血住!
話説係上一章,以純銅線連接Young DSD及STAX系統既效果小弟原先並唔睇好,印象中銅質訊號線係會使整體效果更"鬆",係"鬆容斯文"預期下,再鬆多一浸,就可能變成"散"同"hel",失去主體焦點而變得過淡而無味。不過事情既實際發展又係另一回事,接埋之後,"耳聽為實"既結果係出現一個感動效果,而且竟然有小弟熟悉係WA22上經常體驗到既"鮮活大氣"膽味!
最使小弟驚喜既係,純銅線連接效果,其實係將Young DSD既"鬆容"擴大,空間無邊際而無空洞散漫感(HD800?!),另一方面,又顯現出極優分析力及豐富同步多層次感,音色華麗(ED5-U?!),整體效果既豐且滿,更富彈性(LCD-3?!),配上協調一氣連成流暢包圍感,奔放自如韻律感(T1?!),實在一聽難忘!
當小弟陶醉係感動境界時(STAX? WA22? Young DSD? Hugo? HD800? ED5-U? LCD-3? T1? 銅線? Zendo線? XLR? RCA? 全部都唔係境界之內),就完全體驗出"浪漫感性,鬆容奔放"既"一體臨場"效果。仿似熱戀情人,展露鬆容奔放舞姿,迴繞翩翩起舞,含情默默傳遞無盡愛意,臨場只有你和我,融為一體浪漫感動!
C兄如果仲未嘔血,請繼續努力再撑多一節,小弟好快會出埋另一個STAX系統配Hugo既"一體臨場"組合效果,同樣激烈,絶無冷場!
經典韻律 精密控制
又來到另一個高潮,請C兄回顧一下STAX系統上既"一體臨場"組合:
1. "自然美麗 內涵無染" = STAX系統 + XLR(絧線) + Young DSD
2. "浪漫感性 鬆容奔放" = STAX系統 + RCA(絧線) + Young DSD
3. "經典韻律 精密控制" = STAX系統 + RCA(Zendo線) + Hugo
如果"內涵無染"成就咗第一個"一體臨場","自然美麗" ; "鬆容奔放"成就咗第二個"浪漫感性"效果 ; 咁"精密控制"又如何成就第三個係Hugo上既"經典韻律"效果?!
小弟想先品評一下Hugo既概括特性,其實未入手試聽就已經發現佢幾乎係有完滿既技術性效果,由入手Hugo開箱配接AK100,WA22,到而家既STAX系統,相對於小弟熟悉既"鮮活大氣",Hugo既表現都係咁獨特"悠密甘甜",完全唔係小弟聽慣既果種風格。小弟或者應該以當今主流經典代表效果來看待Hugo風格,用"經典韻律"形容應該亦不為過! 事實上,Hugo背後有一股强大既"精密控制"力量,無處不在發揮作用,使輸出達到極緻技術性完滿效果! 小弟有充分耳感體驗去支持呢個貼切比喻!
不過事情並無咁簡單,小弟又講番轉頭,細心既C兄可能巳發現"經典韻律"相對於"自然美麗"及"浪漫感性"其實仍未完全脱離音形肢體,"精密控制"亦未脱離技術性既表達層面。以小弟既標準,Hugo效果極其量只能達到"享受"級别,因為仍有可被欣賞既對象"經典韻律",並未真正進入小弟追求既"一體臨場"感動境界。
有趣既係,小弟最後又話Hugo"經典韻律,精密控制"效果係一個"一體臨場"組合,點解小弟咁講?! 其實仲有一個更深既體驗層次,高潮中既高潮,請C兄耐心繼續追,下一章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,自有分解 ......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今日小弟將成套STAX系統重新入番箱,唔係因為想退貨,而係整理下個私Lab,亦表示為期個幾月STAX系統第一階段品聽巳經完成咗。所有品聽效果亦巳經刻印係小弟腦裏面,小弟會續步完成埋係STAX系統上揾到既另外兩個"一體臨場"組合效果品評。C兄準備好未?! 小弟唔客氣來料,小心比小弟d口水浸暈!
首先係一個概括性效果品評,STAX系統以非平衡連接Young DSD及Hugo,雖然場感闊度不及平衡連接模式,但主體音形線條及對比性較强,音樂感亦比較重,DAC"個性"更容易突顯出來。事實上,Young DSD同Hugo既風格分别非常明顯,STAX系統既線性表現的確將兩種完全不同韻味演譯盡情發揮出來。小弟用"精密控制"形容Hugo及"鬆容奔放"形容Young DSD效果,C兄唔應該感到奇怪!
另外兩個"一體臨場"組合分别係Hugo配Zendo線及Young DSD配純銅線,以RCA非平衡連接STAX系统。呢兩個組合耳聽為實既效果同小弟自己既預測好唔同,的確有d意料之外。所以吹水還吹水,最終都係要過埋自己隻耳先好收貨,真係中毒死都叫甘心情願享受過,因誤會而跳落火坑,死咗都唔知咩事先最無辜!
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終於來到期待巳久戲肉部份,小弟先介紹既係STAX以純銅線接上Young DSD呢個"一體臨場"組合效果。
首先呢個組合效果其實似曾相識,效果非常有"膽味",既豐滿又包滿,無邊際空間卻同時擁有强大充氣感,係感動狀態下,小弟完全分唔出係STAX還是係WA22既組合,合埋眼盲聽仲以為係一個係WA22上既HD800 + ED5-U + LCD-3 + T1既"一體臨場"效果。
小弟先嘗試用對比法進一步詳述組合效果。其實一開始小弟预期組合係用Zendo線效果會更好,因為Young DSD本身表現係比較鬆容(casual),另一方面,相對WA22既"豪邁大氣",STAX系統就"斯文淡定",當STAX加上Young DSD,预期就係"鬆容"+"斯文"。
係咁既先設预期下,小弟期望Zendo線可以增強動態效果及緊奏性,及進一步提升音形線條質感,即係唔好一味表現"鬆容斯文"(甚至係出現hei感),要激既地方就唔該同我放盡d。相信C兄都唔會否定,小弟呢種預期,係make sense好合情理既,所以用Zendo線連接Young DSD及STAX系統,係小弟第一個試既非平衡組合,可惜效果並未如小弟期望!
出乎意料,以Zendo線連接既組合效果並無小弟期望既"鮮活"感,亦無"大氣"感。雖然表現均衡,但好似"推唔起,推唔開",完全揾唔到可欣賞既獨特性,更唔好話感動小弟既韻味元素,只能算交咗行貨去到"舒服"級别。呢個所得效果對小弟既自信唔多唔少有d打擊,係咁正既技術質量背景,及組件配合下,都只係有一個平平無奇效果,小弟猶疑咗好一段時間,仲特意連續比較品聽,確定耳感無誤,最後始終都係"耳聽為實"戰勝咗"理想預期"!
講完對比,Zendo線使小弟失望,咁以純銅線連接Young DSD及STAX系統既"一體臨場"效果,"浪漫感性,鬆容奔放" ,詳盡耳感又係點呢?! 下一章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,高潮疊起,保證精彩!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首先係一個概括性效果品評,STAX系統以非平衡連接Young DSD及Hugo,雖然場感闊度不及平衡連接模式,但主體音形線條及對比性較强,音樂感亦比較重,DAC"個性"更容易突顯出來。事實上,Young DSD同Hugo既風格分别非常明顯,STAX系統既線性表現的確將兩種完全不同韻味演譯盡情發揮出來。小弟用"精密控制"形容Hugo及"鬆容奔放"形容Young DSD效果,C兄唔應該感到奇怪!
另外兩個"一體臨場"組合分别係Hugo配Zendo線及Young DSD配純銅線,以RCA非平衡連接STAX系统。呢兩個組合耳聽為實既效果同小弟自己既預測好唔同,的確有d意料之外。所以吹水還吹水,最終都係要過埋自己隻耳先好收貨,真係中毒死都叫甘心情願享受過,因誤會而跳落火坑,死咗都唔知咩事先最無辜!
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終於來到期待巳久戲肉部份,小弟先介紹既係STAX以純銅線接上Young DSD呢個"一體臨場"組合效果。
首先呢個組合效果其實似曾相識,效果非常有"膽味",既豐滿又包滿,無邊際空間卻同時擁有强大充氣感,係感動狀態下,小弟完全分唔出係STAX還是係WA22既組合,合埋眼盲聽仲以為係一個係WA22上既HD800 + ED5-U + LCD-3 + T1既"一體臨場"效果。
小弟先嘗試用對比法進一步詳述組合效果。其實一開始小弟预期組合係用Zendo線效果會更好,因為Young DSD本身表現係比較鬆容(casual),另一方面,相對WA22既"豪邁大氣",STAX系統就"斯文淡定",當STAX加上Young DSD,预期就係"鬆容"+"斯文"。
係咁既先設预期下,小弟期望Zendo線可以增強動態效果及緊奏性,及進一步提升音形線條質感,即係唔好一味表現"鬆容斯文"(甚至係出現hei感),要激既地方就唔該同我放盡d。相信C兄都唔會否定,小弟呢種預期,係make sense好合情理既,所以用Zendo線連接Young DSD及STAX系統,係小弟第一個試既非平衡組合,可惜效果並未如小弟期望!
出乎意料,以Zendo線連接既組合效果並無小弟期望既"鮮活"感,亦無"大氣"感。雖然表現均衡,但好似"推唔起,推唔開",完全揾唔到可欣賞既獨特性,更唔好話感動小弟既韻味元素,只能算交咗行貨去到"舒服"級别。呢個所得效果對小弟既自信唔多唔少有d打擊,係咁正既技術質量背景,及組件配合下,都只係有一個平平無奇效果,小弟猶疑咗好一段時間,仲特意連續比較品聽,確定耳感無誤,最後始終都係"耳聽為實"戰勝咗"理想預期"!
講完對比,Zendo線使小弟失望,咁以純銅線連接Young DSD及STAX系統既"一體臨場"效果,"浪漫感性,鬆容奔放" ,詳盡耳感又係點呢?! 下一章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,高潮疊起,保證精彩!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2018年3月19日星期一
Woo Audio WEE 第二章: 正式入手!
話説小弟係Woo Audio WEE - 厲害了! 我的組合! 決心要入手WEE,今日剛剛落咗Special Order。唔止$499美金,埋單要加多$86美金運費及3%國際訂購附加費,真係無陰功!
小弟之前收到風,話造埋最後一水,WEE可能停產,係官網産品列中已及被移除咁話! 不過今日落單時返而見到WEE仍然存在,仲多咗d補充資料! 新説明中唔建議WEE配用耳機STAX SR-009及SR-007MKII,但建議配用SR-L700及SR-L500。Woo系統方面就可以配WA234及WA5第二版。
WEE會唔會真係停産?! 好明顯係一個經濟問題,話哂係講緊做生意,做生意當然係要赚錢啦! 如果官方有心要停産,證明銷售方面唔係好理想,代表市場需求不足。
的確,作為一個轉换器,即使係一個優質既轉换器,WEE既定位係比較尷尬,官方亦強調,最好效果係使用獨立靜電耳擴,WEE则可以作為捷充既靜電耳機體驗方案。
不過正如前文所講,對於同時擁有WA5及靜電耳機,鍾愛Tube Rolling體驗不同組合效果多過迷戀"絶對音質"既小弟來講,WEE絶對有特殊意義! 唔知有幾多C兄有同感?! 又有幾多WA234及WA5用家會好似小弟咁入番一台WEE玩吓?!
有買快手,有興趣可以去新官網睇吓:
https://www.wooaudio.com/amplifiers/wee
相關文章
Woo Audio WEE 第一章: 厲害了! 我的組合!
Woo Audio WEE 第二章: 正式入手!
Woo Audio WEE 第三章: 安心到貨
小弟之前收到風,話造埋最後一水,WEE可能停產,係官網産品列中已及被移除咁話! 不過今日落單時返而見到WEE仍然存在,仲多咗d補充資料! 新説明中唔建議WEE配用耳機STAX SR-009及SR-007MKII,但建議配用SR-L700及SR-L500。Woo系統方面就可以配WA234及WA5第二版。
WEE會唔會真係停産?! 好明顯係一個經濟問題,話哂係講緊做生意,做生意當然係要赚錢啦! 如果官方有心要停産,證明銷售方面唔係好理想,代表市場需求不足。
的確,作為一個轉换器,即使係一個優質既轉换器,WEE既定位係比較尷尬,官方亦強調,最好效果係使用獨立靜電耳擴,WEE则可以作為捷充既靜電耳機體驗方案。
不過正如前文所講,對於同時擁有WA5及靜電耳機,鍾愛Tube Rolling體驗不同組合效果多過迷戀"絶對音質"既小弟來講,WEE絶對有特殊意義! 唔知有幾多C兄有同感?! 又有幾多WA234及WA5用家會好似小弟咁入番一台WEE玩吓?!
有買快手,有興趣可以去新官網睇吓:
https://www.wooaudio.com/amplifiers/wee
相關文章
Woo Audio WEE 第一章: 厲害了! 我的組合!
Woo Audio WEE 第二章: 正式入手!
Woo Audio WEE 第三章: 安心到貨
2018年3月18日星期日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係上一章小弟分享咗STAX系統效果,短短二星期內就達到"一體臨場"感動要求,小弟同時發現STAX系統既線性特性,當配上唔同訊源DAC,就可以有明顯不同風格,可以話要斯文有斯文,要力量有力量,所以STAX系統基本上就係一個"無染"既後級組合(相對於WA22 "豪邁大氣"),洽洽就係讓小弟更容易體驗Young DSD及Hugo既各自獨特個性。好啦,高潮將近,C兄先唔好咁激動住,小弟再吹住一段水,比C兄頂住癮先,保持頭腦冷靜!
第三章小弟改用非平衡RCA連接,效果係更譲人驚嘆,完全超出小弟預期! Young DSD同Hugo係非平衡模式下推STAX系統,效果又有幾大差别?!
平台無關
STAX系统既"一體臨場"效果同WA22,WA6 SE既有咩分别? C兄必定知道小弟會答係"等價",因為係小弟主觀既可尺度標準下,佢地都係技術性完全(technically competent),係"一體臨場"既必要條件。由此可見進一步確定,成日掛係小弟嘴邊既所謂"一體臨場"係與系统平台無關(platform independent)。任何系統只要有適度調配彈性,小弟都有可能揾到"一體臨場"效果! 大路既講法係,好似戀愛感覺,只要一旦愛上,就唔好問我背後既技術性因素,眼耳口鼻身栽比例組合? 不過係既有關亦無關,一個特定狹隘(甚至係被市場化,因為用咗某高質缐材膽管耳機部件?! 去韓國整容執正索咗?!)既自圓其説解釋!
五種組合
首先小弟又要先讚下自己英明神武,小弟的確有先見之明,係AMP部份一開始就去盡選SRM-007tII(相對006tS),係動態彈性力量感方面既表現就得到保障,唔會成場得獨孤一味"斯文淡定",係耳機方面SR-507既可擴展性能力,配合SRM-007tII及其他配件背後技術性質量支持,絶對可以去到小弟要求最極緻效果。高密度連續品聽咗成個月,完全可以肯定呢套STAX SRM-007tII + SR-507系統,對小弟來講係最優選擇!
入正题報告業績既時候,聽過當前所有可配組合,以Young DSD及Hugo作DAC輸入,並以Zendo及銅線連接,共有5個組合效果,3個Young DSD(1個平衡 + 2個非平衡),另外2個係Hugo,小弟最終得到3個"一體臨場"及2個"舒服"效果!
有咗業績,就可以評一下呢套STAX系統性價比,系統售價相當於當前一對高階旗艦耳機,例如小弟之前入咗既LCD-3及Edition 5 Unlimited耳機,STAX系统雖然未算係小弟巳聽過最感動組合(去到催人落淚效果),但肯定係最高淨質量既系統(一方面係STAX本身既性能,另外亦係小弟系統基建質量不斷提升),而且一次過可以比出3個"一體臨場"效果,相對小弟其他耳機,千煲萬試,先揾到一個"一體臨場",巳經係值回售價。
5種組合效果,3個"一體臨場",之前已經評介咗STAX系統配Young DSD平衡連接既"一體臨場" - "自然美麗,內涵無染",仲有兩個組合效果又有咩異同?! 概括定調係"經典韻律,精密控制"及"浪漫感性,鬆容奔放"。下一章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就可以完全交待另外兩個STAX系統"一體臨場"組合細節效果!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第三章小弟改用非平衡RCA連接,效果係更譲人驚嘆,完全超出小弟預期! Young DSD同Hugo係非平衡模式下推STAX系統,效果又有幾大差别?!
平台無關
STAX系统既"一體臨場"效果同WA22,WA6 SE既有咩分别? C兄必定知道小弟會答係"等價",因為係小弟主觀既可尺度標準下,佢地都係技術性完全(technically competent),係"一體臨場"既必要條件。由此可見進一步確定,成日掛係小弟嘴邊既所謂"一體臨場"係與系统平台無關(platform independent)。任何系統只要有適度調配彈性,小弟都有可能揾到"一體臨場"效果! 大路既講法係,好似戀愛感覺,只要一旦愛上,就唔好問我背後既技術性因素,眼耳口鼻身栽比例組合? 不過係既有關亦無關,一個特定狹隘(甚至係被市場化,因為用咗某高質缐材膽管耳機部件?! 去韓國整容執正索咗?!)既自圓其説解釋!
五種組合
首先小弟又要先讚下自己英明神武,小弟的確有先見之明,係AMP部份一開始就去盡選SRM-007tII(相對006tS),係動態彈性力量感方面既表現就得到保障,唔會成場得獨孤一味"斯文淡定",係耳機方面SR-507既可擴展性能力,配合SRM-007tII及其他配件背後技術性質量支持,絶對可以去到小弟要求最極緻效果。高密度連續品聽咗成個月,完全可以肯定呢套STAX SRM-007tII + SR-507系統,對小弟來講係最優選擇!
入正题報告業績既時候,聽過當前所有可配組合,以Young DSD及Hugo作DAC輸入,並以Zendo及銅線連接,共有5個組合效果,3個Young DSD(1個平衡 + 2個非平衡),另外2個係Hugo,小弟最終得到3個"一體臨場"及2個"舒服"效果!
有咗業績,就可以評一下呢套STAX系統性價比,系統售價相當於當前一對高階旗艦耳機,例如小弟之前入咗既LCD-3及Edition 5 Unlimited耳機,STAX系统雖然未算係小弟巳聽過最感動組合(去到催人落淚效果),但肯定係最高淨質量既系統(一方面係STAX本身既性能,另外亦係小弟系統基建質量不斷提升),而且一次過可以比出3個"一體臨場"效果,相對小弟其他耳機,千煲萬試,先揾到一個"一體臨場",巳經係值回售價。
5種組合效果,3個"一體臨場",之前已經評介咗STAX系統配Young DSD平衡連接既"一體臨場" - "自然美麗,內涵無染",仲有兩個組合效果又有咩異同?! 概括定調係"經典韻律,精密控制"及"浪漫感性,鬆容奔放"。下一章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就可以完全交待另外兩個STAX系統"一體臨場"組合細節效果!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標籤:
一體臨場,
AMP,
SR-507,
SRM-007tII,
STAX
2018年3月17日星期六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第二章講番STAX系统開箱試聽,小弟決定以最高裝備配套規格招呼SRM-007tII + SR-507新系统。係個Lab直接上電池補完,減震木粒,減震鼠及晶石鎮壓住火牛及膽管, 以Young DSD平衡模式輸入,前端USB亦加上JitterBug。如此陣容,究竟小弟套STAX系統表现如何呢?
其實小弟巳偷聽過齌接STAX系统,有"燥熱"感,一陣"鞋"及"矇"味,最高裝備配套盡量可能減少樽頸位,睇下STAX系統盡情發揮可以去到咩程度。不過頭一節試聽就出咗事,原來小弟未睇清楚,就將耳機左右方向反轉咗來戴,唔怪得知聽咗不下百次既飲歌,音像定位咁唔同,仲以為靜電系統真係有咁奇異演繹效果,不過又幾得意好聽!
係最高裝備配套下正式試聽,第一個效果就係"舒服",一切都好似預期咁斯文淡定。跟住來到第二及第三節,彈性及音樂感開始展現出來,係Young DSD平衡模式下,STAX系統亦可以有咁適度力量爆炸性表現,小弟之前驚STAX系統表現太斯文既"憂慮",就此一掃而空。踏入第四節,效果就更係使小弟耳前一亮,STAX系統效果變化奇快,竟然使小弟聯想到煲煉LCD-3及Edition 5 Unlimited耳機時既效果! 究竟發生咩事?
一體臨場
小弟食完晚飯, 繼續品聽咗STAX系統接近2個鐘, 終於係出呢段文前十分鐘達到"一體臨場"效果! STAX系統只係開箱一個星期, 行咗大約未夠20個鐘, 就已經去到小弟既"感動"要求 ...... 以而家所得效果,小弟覺得呢套STAX系統SRM-007tll + SR-507係物有所值! 覺得自己英明神武,決擇完全正確,SR-507耳機效果更係喜出望外!
好啦,STAX系統既品聽終於來到戲肉部份,話說小弟聽到第四節,STAX系統就來料,小弟作進一步評論如下: 覺得中低頻既彈性竟然有d似LCD-3,分析力豐富層次感有d似Wonder耳機,但又無前者既暗沉,亦無後者既極端鬆散不穏現象。STAX系統最明顯特色係音節之間既細膩交接做得非常自然舒服,音形線條洽到好處毫無不足或過份造作。到咗第五同第六節,STAX系統音場得到進一步擴展,表現出多層次緃横連貫感,而且有近似HD800果種無邊際既空間,但又無HD800果份冷傲直白!
自然美麗
來到呢個階段,小弟基本上巳經掌握到Stax系統特性,幾乎係集小弟其他旗艦耳機優點(與其咁講,不如話各項效果洽到好處,無獨特偏執特性),而且感覺係小弟聽過最線性既組合,不過線性又唔代表交行貨,平淡無味(小弟下一節再交待)。再聽咗兩節之後,就更奔放流暢,最終達到小弟既"一體臨場"感動要求,比呢個STAX系統最合適既形容詞就係洽到好處"自然",内涵無染"美麗"!
係下一章,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 小弟再報告Stax系統配非平衡模式連接Young DSD及Hugo效果,保證更精彩!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其實小弟巳偷聽過齌接STAX系统,有"燥熱"感,一陣"鞋"及"矇"味,最高裝備配套盡量可能減少樽頸位,睇下STAX系統盡情發揮可以去到咩程度。不過頭一節試聽就出咗事,原來小弟未睇清楚,就將耳機左右方向反轉咗來戴,唔怪得知聽咗不下百次既飲歌,音像定位咁唔同,仲以為靜電系統真係有咁奇異演繹效果,不過又幾得意好聽!
係最高裝備配套下正式試聽,第一個效果就係"舒服",一切都好似預期咁斯文淡定。跟住來到第二及第三節,彈性及音樂感開始展現出來,係Young DSD平衡模式下,STAX系統亦可以有咁適度力量爆炸性表現,小弟之前驚STAX系統表現太斯文既"憂慮",就此一掃而空。踏入第四節,效果就更係使小弟耳前一亮,STAX系統效果變化奇快,竟然使小弟聯想到煲煉LCD-3及Edition 5 Unlimited耳機時既效果! 究竟發生咩事?
一體臨場
小弟食完晚飯, 繼續品聽咗STAX系統接近2個鐘, 終於係出呢段文前十分鐘達到"一體臨場"效果! STAX系統只係開箱一個星期, 行咗大約未夠20個鐘, 就已經去到小弟既"感動"要求 ...... 以而家所得效果,小弟覺得呢套STAX系統SRM-007tll + SR-507係物有所值! 覺得自己英明神武,決擇完全正確,SR-507耳機效果更係喜出望外!
好啦,STAX系統既品聽終於來到戲肉部份,話說小弟聽到第四節,STAX系統就來料,小弟作進一步評論如下: 覺得中低頻既彈性竟然有d似LCD-3,分析力豐富層次感有d似Wonder耳機,但又無前者既暗沉,亦無後者既極端鬆散不穏現象。STAX系統最明顯特色係音節之間既細膩交接做得非常自然舒服,音形線條洽到好處毫無不足或過份造作。到咗第五同第六節,STAX系統音場得到進一步擴展,表現出多層次緃横連貫感,而且有近似HD800果種無邊際既空間,但又無HD800果份冷傲直白!
自然美麗
來到呢個階段,小弟基本上巳經掌握到Stax系統特性,幾乎係集小弟其他旗艦耳機優點(與其咁講,不如話各項效果洽到好處,無獨特偏執特性),而且感覺係小弟聽過最線性既組合,不過線性又唔代表交行貨,平淡無味(小弟下一節再交待)。再聽咗兩節之後,就更奔放流暢,最終達到小弟既"一體臨場"感動要求,比呢個STAX系統最合適既形容詞就係洽到好處"自然",内涵無染"美麗"!
係下一章,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 小弟再報告Stax系統配非平衡模式連接Young DSD及Hugo效果,保證更精彩!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標籤:
AMP,
SR-507,
SRM-007tII,
STAX
2018年3月15日星期四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小弟又入多一套Head-Fi系統,今次係STAX靜電耳擴耳機,唔好問小弟點解,之前話唔玩而家又玩,咁緊係有理由,遲 d先再噴口水解話! 同C兄玩下"靜電耳擴耳機我是誰?!" 究竟小弟選擇咗邊個套裝系統?! 還是自選配套組合?!
STAX 靜電耳擴耳機我是誰?!
選擇題係套裝? 自選組合?
1. 套裝 - STAX SRS-4170 (SR-407 + SRM-006tS)
2. 套裝 - STAX SRS-5100 (SR-L500 + SRM-353X)
3. 自選組合 - 耳擴 + 耳機
A - STAX SRM-006tS
B - STAX SRM-007tII
C - STAX SRM-353X
D - STAX SRM-727II
1 - STAX SR-507
2 - STAX SR-L700
3 - STAX SR-007MK2
4 - STAX SR-009
官方網站: http://www.stax.co.jp/index-E.html
提示: 小弟唔會一味盲目追求貪新鮮唔新唔買,或者唔贵唔買,亦唔會貪平將貨就價! 講咗咁多等於無講,一句講哂,小弟只會選擇最好玩最適合自己既"經典"系統!
自圓其説
講到入手STAX系統,又係小弟自我解話既時候,背景係咁既,話說小弟前兩年想玩桌面系統,都有考慮過STAX系統,即使STAX系統音質效果得到肯定,當時覺得佢太封閉獨立,無咩彈性,所以唔考慮。靜電系統一直係Head-Fi發燒級既一大"經典"支派,唔玩過真係好打極都有限,而家上埋STAX靜電系統,可以講小弟耳界大開。
小弟一路玩咗幾對旗艦級耳機,各有不同特性,最終都可以殊途同歸去到"一體臨場"效果。小弟入埋STAX靜電系統其中一個想法,就係想比對现有系統既效果。STAX系統本身效果會唔會就巳經係"一體臨場"? 電池補完及其他調音配套對STAX系統最終輸出又有幾大影响?
最重要係仲有一樣可配合STAX系統既變化,最近先意識到(係小弟最終入手STAX系統決定性因素,暫時保留小小秘密,遲d玩到再講),更可能使STAX系統出現"升級"式效果,有多幾度板斧去調整相對封閉靜電系統,可以玩得盡興。
決擇時候
點解小弟既選擇係自選組合B1 = SRM-007tII + SR-507呢?! 首先係耳擴部份,C兄知道小弟迷戀膽管效果,又要玩Tube Rolling變化,所以小弟選以膽管作為輸出既產品型號係理所當然(與期話玩Head-Fi,不如話小弟係真玩膽可能更貼切)。既然選定要膽管產品,就係小弟能力範圍要最好既007tll,相比起006tS售價高出60%,共用四粒6GC7/ 6FQ7以兩組并聯輸出,無容置疑效果明顯係會更勝一籌。
至於耳機方面,經過硏究分析,小弟用咗不同既選擇策略,今次好明顯係考慮埋性價比,進可攻,退可守,等等因素,所以選擇咗小弟認為係上一代最成熟既型號507,而唔接近高出4倍售價既當今旗艦009。
印象回顧
係出品聽報告之前,小弟又做下回顧,STAX系統係小弟印像中,無論係網評或小弟之前自己試聽(不過都係幾分鐘),感覺都係比較"經典",規矩斯文果種格調。爬文睇過有評論類似係"係好正,不過無甚驚喜,唔係我杯茶"!
小弟入手STAX系統之前其實有類似"憂慮",由於系統封閉,缺少可調音環節,效果會唔會缺乏動態音樂感?! (咁當然係相對小弟既主觀耳感來講),隨住時間及小弟Head-Fi系統擴展,與期繼續入手旗艦動圈動鐵或平板大耳牛,STAX靜電系統經典自成一家,就值得一玩,特别係當小弟知道可以自行轉換輸出膽管(由於高壓工作,用家自行換膽及調節平衡DC偏壓係有一定風險),係入手STAX系統既決定性因素。
小弟有聽過一陣353X配L-500及006t配507,但未聽過L-700,007同009。由於試聽只係十零分鐘,所以入手STAX系統前,只有一個"斯文淡定"既整體"舒服"印象。入手之後係自已環境聽咗幾星期,效果係同店鋪聽既要滿意得太多,空間及音樂感,人聲韻味完全係兩回事(應該同加咗私人裝備配件及調音有關)。
小弟入507係比較保險選擇,不過事實係呢隻咁"膠感"既耳機,係小弟環境巳經可以去到咁既效果(係開箱文再報告,小弟準備玩埋換6CG7膽,及換訊號線進一步調味),暫時比唔出理由,出多幾倍價再上007或009,當然係個别技術性能表現,及個人要求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,所以有機會小弟都想聽下配007及009既效果。
熱切期待
STAX系統開箱之後,小弟以最高配置規格(小弟玩嘢又點會咁簡單,戲肉仲係後頭)品聽番一先再交代聽感。C兄唔使疑惑,初聽效果係非常理想,問題係,同小弟現有既WA22膽管組合下既"一體臨場"效果比較,去到咩級別程度?! 又有咩獨特之處?! 會唔會一開聲,就已經係小弟追求緊既"一體臨場"效果?! 密切留意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 不容錯過!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STAX 靜電耳擴耳機我是誰?!
選擇題係套裝? 自選組合?
1. 套裝 - STAX SRS-4170 (SR-407 + SRM-006tS)
2. 套裝 - STAX SRS-5100 (SR-L500 + SRM-353X)
3. 自選組合 - 耳擴 + 耳機
A - STAX SRM-006tS
B - STAX SRM-007tII
C - STAX SRM-353X
D - STAX SRM-727II
1 - STAX SR-507
2 - STAX SR-L700
3 - STAX SR-007MK2
4 - STAX SR-009
官方網站: http://www.stax.co.jp/index-E.html
提示: 小弟唔會一味盲目追求貪新鮮唔新唔買,或者唔贵唔買,亦唔會貪平將貨就價! 講咗咁多等於無講,一句講哂,小弟只會選擇最好玩最適合自己既"經典"系統!
自圓其説
講到入手STAX系統,又係小弟自我解話既時候,背景係咁既,話說小弟前兩年想玩桌面系統,都有考慮過STAX系統,即使STAX系統音質效果得到肯定,當時覺得佢太封閉獨立,無咩彈性,所以唔考慮。靜電系統一直係Head-Fi發燒級既一大"經典"支派,唔玩過真係好打極都有限,而家上埋STAX靜電系統,可以講小弟耳界大開。
小弟一路玩咗幾對旗艦級耳機,各有不同特性,最終都可以殊途同歸去到"一體臨場"效果。小弟入埋STAX靜電系統其中一個想法,就係想比對现有系統既效果。STAX系統本身效果會唔會就巳經係"一體臨場"? 電池補完及其他調音配套對STAX系統最終輸出又有幾大影响?
最重要係仲有一樣可配合STAX系統既變化,最近先意識到(係小弟最終入手STAX系統決定性因素,暫時保留小小秘密,遲d玩到再講),更可能使STAX系統出現"升級"式效果,有多幾度板斧去調整相對封閉靜電系統,可以玩得盡興。
決擇時候
點解小弟既選擇係自選組合B1 = SRM-007tII + SR-507呢?! 首先係耳擴部份,C兄知道小弟迷戀膽管效果,又要玩Tube Rolling變化,所以小弟選以膽管作為輸出既產品型號係理所當然(與期話玩Head-Fi,不如話小弟係真玩膽可能更貼切)。既然選定要膽管產品,就係小弟能力範圍要最好既007tll,相比起006tS售價高出60%,共用四粒6GC7/ 6FQ7以兩組并聯輸出,無容置疑效果明顯係會更勝一籌。
至於耳機方面,經過硏究分析,小弟用咗不同既選擇策略,今次好明顯係考慮埋性價比,進可攻,退可守,等等因素,所以選擇咗小弟認為係上一代最成熟既型號507,而唔接近高出4倍售價既當今旗艦009。
印象回顧
係出品聽報告之前,小弟又做下回顧,STAX系統係小弟印像中,無論係網評或小弟之前自己試聽(不過都係幾分鐘),感覺都係比較"經典",規矩斯文果種格調。爬文睇過有評論類似係"係好正,不過無甚驚喜,唔係我杯茶"!
小弟入手STAX系統之前其實有類似"憂慮",由於系統封閉,缺少可調音環節,效果會唔會缺乏動態音樂感?! (咁當然係相對小弟既主觀耳感來講),隨住時間及小弟Head-Fi系統擴展,與期繼續入手旗艦動圈動鐵或平板大耳牛,STAX靜電系統經典自成一家,就值得一玩,特别係當小弟知道可以自行轉換輸出膽管(由於高壓工作,用家自行換膽及調節平衡DC偏壓係有一定風險),係入手STAX系統既決定性因素。
小弟有聽過一陣353X配L-500及006t配507,但未聽過L-700,007同009。由於試聽只係十零分鐘,所以入手STAX系統前,只有一個"斯文淡定"既整體"舒服"印象。入手之後係自已環境聽咗幾星期,效果係同店鋪聽既要滿意得太多,空間及音樂感,人聲韻味完全係兩回事(應該同加咗私人裝備配件及調音有關)。
小弟入507係比較保險選擇,不過事實係呢隻咁"膠感"既耳機,係小弟環境巳經可以去到咁既效果(係開箱文再報告,小弟準備玩埋換6CG7膽,及換訊號線進一步調味),暫時比唔出理由,出多幾倍價再上007或009,當然係個别技術性能表現,及個人要求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,所以有機會小弟都想聽下配007及009既效果。
熱切期待
STAX系統開箱之後,小弟以最高配置規格(小弟玩嘢又點會咁簡單,戲肉仲係後頭)品聽番一先再交代聽感。C兄唔使疑惑,初聽效果係非常理想,問題係,同小弟現有既WA22膽管組合下既"一體臨場"效果比較,去到咩級別程度?! 又有咩獨特之處?! 會唔會一開聲,就已經係小弟追求緊既"一體臨場"效果?! 密切留意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 不容錯過!
相關文章:
STAX 系統 第一章: 我是誰?!
STAX 系統 第二章: 初嘗驚喜!
STAX 系統 第三章: 非平衡更譲人驚嘆!
STAX 系統 第四章: 理想預期 vs 耳聽為實
STAX 系統 第五章: 鬆容奔放 vs 精密控制
STAX 系統 第六章: 華麗殿堂 天工藝術
STAX 系統 第七章: 開箱與品聽小結
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
Woo Audio WEE 第一章: 厲害了! 我的組合!
2018年係小弟既遷移年,要搞Project Move,又要玩"一個私Blog的誕生"遊戲,真係好唔得閒! 雖然係咁,其實小弟都有嘢想係2018年入手,又係Woo Audio,對大部份C兄來講,應該從來未聽過Woo Audio WEE呢隻比較冷門產品。
C兄用些少時間了解咗WEE既功能之後,就知對於同時擁有WA5及STAX系統既小弟來講,WEE係有特殊意義! WEE可以將一個3W或以上喇叭輸出轉換,再推動STAX靜電耳機,請C兄參考有關技術指標。
可以想像到小弟準備點樣玩法,"厲害了! 我的國!",應該係"厲害了! 我的組合!",就係將WA5既喇叭輸出(最大輸出功率大約8W),接上WEE推動STAX SR-507耳機! (已得到Woo Audio官方確定可行)。
厲害之處不在於絕對既音質表現,WEE只係一個輸出轉換器,WA5 + WEE + SR-507得到既絶對音質,唔見得會比小弟現有STAX SRM-007tll + SR-507系統優勝! 不過咁又如何?! 而家唔係儀器或小弟品評聽失真,只要唔係離哂譜"明顯"不能入耳,如果係咁,WEE一早就應該出唔到世,不可能成為一件市場產品! 事實上,以小弟係網上察覺到既口碑,WEE既效果係非常正面!
既然厲害之處不在於絕對既音質,厲害之處當然就係可玩性方面! 現實既情節係,相對於原裝STAX系統得一種風格,小弟係WA5玩Tube Rolling有一百幾十個組合,而家可以移植到靜電耳機上作全新輸出,表示小弟又多聽咗好多唔同組合表現,深信其中一定揾到可以感動小弟既"一體臨場"效果! 小弟d口水及品評文章一定滿瀉呢個私Blog,"厲害了! 我的Blog!"
相關文章
Woo Audio WEE 第一章: 厲害了! 我的組合!
Woo Audio WEE 第二章: 正式入手!
Woo Audio WEE 第三章: 安心到貨
C兄用些少時間了解咗WEE既功能之後,就知對於同時擁有WA5及STAX系統既小弟來講,WEE係有特殊意義! WEE可以將一個3W或以上喇叭輸出轉換,再推動STAX靜電耳機,請C兄參考有關技術指標。
可以想像到小弟準備點樣玩法,"厲害了! 我的國!",應該係"厲害了! 我的組合!",就係將WA5既喇叭輸出(最大輸出功率大約8W),接上WEE推動STAX SR-507耳機! (已得到Woo Audio官方確定可行)。
厲害之處不在於絕對既音質表現,WEE只係一個輸出轉換器,WA5 + WEE + SR-507得到既絶對音質,唔見得會比小弟現有STAX SRM-007tll + SR-507系統優勝! 不過咁又如何?! 而家唔係儀器或小弟品評聽失真,只要唔係離哂譜"明顯"不能入耳,如果係咁,WEE一早就應該出唔到世,不可能成為一件市場產品! 事實上,以小弟係網上察覺到既口碑,WEE既效果係非常正面!
既然厲害之處不在於絕對既音質,厲害之處當然就係可玩性方面! 現實既情節係,相對於原裝STAX系統得一種風格,小弟係WA5玩Tube Rolling有一百幾十個組合,而家可以移植到靜電耳機上作全新輸出,表示小弟又多聽咗好多唔同組合表現,深信其中一定揾到可以感動小弟既"一體臨場"效果! 小弟d口水及品評文章一定滿瀉呢個私Blog,"厲害了! 我的Blog!"
相關文章
Woo Audio WEE 第一章: 厲害了! 我的組合!
Woo Audio WEE 第二章: 正式入手!
Woo Audio WEE 第三章: 安心到貨
訂閱:
文章 (Atom)